<点击学校卡片可查看2020年最新招生简章哦!>
在校长唐颖萍的心中一直揣着一个愿景:“没有比太空更广阔的世界,没有比航天更伟大的探索。仰望星空的孩子,注定会与众不同。”上虹中学将航天和太空科技教育与STEAM课程(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相融合,让孩子们在课桌上做卫星模型,在教室里玩飞控,在最酷、最尖端、最具挑战性的太空世界遨游。
作为全国航天特色学校,航天太空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天眼”,通过建立“少年星与STEAM+”主题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航天航空主题科技探究活动及普及课程。“小卫星”空间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切入点,整合优质航天产业资源,搭建了一个适合中小学生的航天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上虹中学DI团队在表演。
“少年星与STEAM+”课程分为入门、基础、高阶和复合课程等四个阶段。课程教材由航天技术专家与教育专家共同编写,针对不同的知识基础,覆盖学校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与传统的科普课程设置不同,这门创新课程不仅遵循STEAM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启发大家要将数理化以及航天、地理、生物、人文等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未来工程师实验室、模型活动室、科技创新馆、科普馆、航天展示馆、数字创意馆……这里的每一间科技教室,都承载着上虹孩子满满的发展梦想。
“从上虹走出去的学生,身上应该带有浓浓的校名印记。”唐校长解释说,彩虹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每一种都很美,因此,上虹的每一位学生也要有独具的个性,人人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为此,学校开发了一系列“虹韵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在8大门类28门拓展课当中,耕作、围棋、小火箭、太极、WAP(国际理解课程)等,是每位学生都要学的,而“耕乐园”里的耕作课更是学校的一个特色。上虹中学可以说是在蔬菜地上建起来的一所学校,不少学生的祖辈都是种菜能手。
根据这个特点,学校开垦出一小片土地,建了一个小小的种植园,取名“耕乐园”。四年里,每个孩子都会有一整年时间经常性地亲近土地,在园里种下心仪的果蔬种子,用特制的水井灌溉并除草、施肥,见证植物从种子变成果实,懂得每日餐盘里的丝瓜、茄子、草莓是怎么得来的,还能体会祖辈耕作的辛苦与乐趣。“耕乐园”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太空育种基地”。
▲同学们种出了太空育种的丝瓜。
作为全国航天特色学校,上虹的学生不仅人人要会发射“小火箭”,航天员在太空培育的种子也被孩子们种在园里,小科技迷们还会开展相关的科学探究,将“耕乐园”变成“田间研究室”。
孩子的创新思维哪里来?除了课堂学习,上虹中学提供的特色活动,更能在他们心里埋下创新的种子。DI创新思维活动是“虹韵课程”中的一个综合性项目,同时也是一项全球性比赛,侧重培养学生三个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创意、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今年5月,上虹中学代表中国赛区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2017 DI青少年创新思维全球总决赛,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初中组挑战A特别奖——“文艺复兴奖”和团队挑战第三名的佳绩。
人人要会下围棋,个个争当段位手。除了围棋特色班,上虹的其余班级也都要上围棋课。今年“虹韵棋社”共招收新学员18人,男女生各占一半,其中拥有段位证书的10人、级位证书确8人,每周有固定的训练时间。请围棋名家编写的校本教材也形成了系列,包括六年级《棋艺》、七年级《围棋史探究》、八年级《棋谱赏析》、九年级《经典颂咏》。
同时,围棋课不光教棋,还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阿法狗的人机大赛,并在对弈和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拓展性思维能力。唐校长说,要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围棋,达到以棋育德、以棋益智、以棋冶情、以棋养性的目的。
<点击学校卡片可查看2020年最新招生简章哦!>
图片由学校提供
信息来源:上海教育,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