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京都小学 昨天
杭州市京都小学现有艮山、流水两个校部。艮山校部位于京都苑16号;流水校部位于流水西苑21幢。根据下教[2020]50号文件《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将我校2020年小学招生工作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范围〗东起铁路艮山门货运站,西到上塘路(市六医院除外)。南起运河,建国北路以西范围北至紫庭花园,建国北路以东范围北至绍兴路与东新路交叉口。
〖所属社区〗京都苑社区、打铁关社区、和平苑社区(不含五里塘苑)、施家花园社区(不含六院宿舍)、流水西苑社区、流水东苑社区。
六周岁(2013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
本教育服务区户籍生 :7月4日(周六)上午8:30——11:00本教育服务区外地户籍生:7月4日(周六)下午1:30——4:00(7月5日接待补缴材料等。如的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在7月4日前来,请务必通过招生热线与我们联系,可在7月5日来学校进行儿童信息核验。)第二批:报民办小学未录取儿童信息核验。
现场报名核验时,请随带钢笔或黑色签字水笔,不用带孩子;进入校园请配合做好亮健康码、测温工作,全程佩戴口罩。下城区常住户口学龄儿童由户籍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受理报名登记,儿童户籍与父母户籍、家庭住房(其中父母有房产的,以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三者一致者,优先安排入学。(1)家庭户口簿(原件);(2)房产证(原件);(3)父母身份证(原件)。集体户口家庭儿童、公租房家庭儿童,向实际居住地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由教育局普教科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入学。在本校教育服务区范围内拆迁过渡户子女,除了上述材料外,另请提供:(1)拆迁过渡协议(原件及复印件);(2)租房证明(原件及复印件)。过渡期间由教育局普教科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入学。拆迁过渡期满后一定时间内,应回住房分配地就读。符合我市小学入学政策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具体指持有效《浙江省居住证》的适龄儿童。您也可以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该微信公众号每个工作日都会推送校园信息。
根据杭州市教育局、拱墅区教育局关于2021年一年级新生招生的相关文件精神,我校2021年新生入学现场核验信息工作具体说明如下:
2014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出生的本校教育服务区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范围〗东起铁路艮山门货运站,西到上塘路(市六医院除外)。南起运河,建国北路以西范围北至紫庭花园,建国北路以东范围北至绍兴路与东新路交叉口。
〖所属社区〗京都苑社区、打铁关社区、和平苑社区(不含五里塘苑)、施家花园社区(不含六院宿舍)、流水西苑社区、流水东苑社区。
【户籍适龄儿童】
1.家庭户口本(户口本首页、户主页、孩子父母页、孩子页;夫妻户口分开的需提供双方户口本及结婚证);
2.离异家庭请带离婚证及孩子抚养权证明;
3.父母身份证;
4.孩子户籍所在房屋的房产证;
5.拆迁过渡户需提供拆迁协议和本学区的居住证明(房产证或租赁备案);
6.集体户需提供在本学区的居住证明(租赁备案)和市区无房证明。
【随迁子女】
1.家庭户口本(户口本首页、户主页、孩子父母页、孩子页;夫妻户口分开的需提供双方户口本及结婚证);
2. 离异家庭请带离婚证及孩子抚养权证明;
3.父母身份证;
4.适龄儿童本人的居住证;
5.在杭房产证(自购房的出示房产证,租房的出示租赁备案)。
注:父(母)持有有效期内的《杭州市人才居住证》提供人才居住证证明材料。
1.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1年7月10日
为了疫情防控需要、避免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报名核验工作采取分流措施
上午8:30—11:30(户籍适龄儿童)
下午1:30—4:00 (随迁子女)
地点:杭州市京都小学艮山校部(京都苑16号)
现场核验所需材料见第三点报名材料
注:7月11日接待补缴材料。如因特殊情况,无法在7月10日前来,请务必通过招生热线与我们联系,可在7月11日来。)
2.民办小学报名后未被录取儿童核验
时间:2021年7月24日 上午8:30—11:30
地点:杭州市京都小学流水校部(流水苑21幢)
携带核验资料与以上要求相同
提醒:现场核验时请带上孩子,请自带饮用水或杯子。
请确保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的真实性,若核查后不符,责任自负
地址:杭州市京都小学艮山校部(京都苑16号)传达室
7月22日第一阶段录取的户籍适龄儿童
7月30日第二阶段录取的户籍适龄儿童
8月13日录取的随迁子女
1.疫情特殊时期,请佩戴口罩,亮码、测温、手部消毒后方能进入校园。
2.到校核验材料的先后顺序与是否录取以及录取后的分班毫无关系,请在规定时间内来现场核验就行,不必早早到校门口排队等候。
3. 符合公办就读条件且完成入学报名的儿童少年,学校根据其户籍、父母户籍和家庭住房等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排序录取(随迁子女按积分排序:若租住不一致者排在所有符合报名条件人员之后)。参加民办小学报名后未被录取的适龄儿童,按照“同类排序靠后”的原则录取。报名后按照表别录取,当报名数超过招生计划时,由区教育局视学额情况统筹调配,就读学校以录取通知书为准。
4.请家长事先准备好相关的证件和复印件,以免造成时间、精力上的浪费。所有提供材料请确保真实有效,若提供虚假材料,学校不接受报名;如果不符合入学条件,学校不接受报名。
5.请每个家庭一位家长带领孩子来校确认。因现场确认当天人数较多,请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文明有序。不在校园内吸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能听从老师的安排。现场确认期间,务必看管好孩子,注意安全。
未尽事宜请与学校教导处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董老师
联系电话:0571-85456697或0571-85459679
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是一所秉承百年名校文化基因,创新发展美好教育的九年一贯制优质学校。学校位于拱墅区三里亭路155号。校园占地面积26600平方米。现有36个班,学生1300人左右,教职工108人。其中中高级教师55人,省市区教坛新秀37人,市名校长培养对象1人。
学校系浙江省义务教育I类标准化学校。现代化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拥有体育馆、图书馆、报告厅、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等专用教室和场地,配备创智乐园、创客中心等创新实验室和seewo一体机,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学校为杭州市绿化模范单位,校园绿树成荫,四季飘香,闹中取静。
学校立足办学传统,结合时代特征,提出“静心做自然的教育”的核心主张和“为了每个生命的自然生长和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提炼了“成人、成全、成才”的“大成”文化内核,并在实践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亮点和特色,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不断跃升。“智慧课堂”“大成课程”“润泽教室”“美好德育”等创新项目以及“学生评价”“大作业”教学改革,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央电视台、浙江少儿频道等媒体报道,在区域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老百姓心目中赢得了良好的美誉度。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新样态实验学校、全国智慧教育课题实验学校、全国校本德育创新基地、中国教科院名师成长项目学校、浙江省示范家长学校、浙江省数字化家长学校、浙江省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浙江省精准教学实验项目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浙江省课外阅读先进集体、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杭州市人民满意学校、杭州市青年文明号、杭州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市平安校园、杭州市美好初中、杭州市足球特色学校、区优质学校、区美丽校园、区智慧课堂种子学校、SYEAM项目化学习共建学校等荣誉。
在我校教育服务区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出生的儿童)
1.学区内的杭州市户籍儿童;
2.学区内的非杭州户籍儿童:
(1)持有效《浙江省居住证》的儿童;
(2)符合相关政策,持有相关有效证件的人才子女;
(3)驻地部队随军子女;
(4)在当地居住的港澳台籍和外国籍儿童。
三里家园社区,胜利社区部分。(铁路以东,德胜路以南,石桥路以西,备塘河以北)
注:求知小学、胜蓝实验小学教育服务区内随迁子女可自主选择报名该校或我校。
7月11日-13日(每日9:00-21:00)登录“杭州市小学一年级入学管理系统”网上报名。
7月19日-20日(9:00-21:00)小学入学随迁子女(家长)登录系统进行网上信息核对。
1.网上核验(本服务区内符合入学条件的杭州户籍儿童):
我校学区内“住--户一致”的适龄儿童,并已在“杭州市小学一年级入学管理系统”上完成信息采集及报名的家长可在7月30日-31日只需通过手机微信扫码“墅智入学”(二维码如下)或进入“拱墅教育”微信公众号—“阳光招生”—“墅智入学”栏目,核验相关信息确认,即可完成新生入学报名及信息确认工作,无需到现场提供材料。(扫码时间先后与录取以及录取后的分班无关。)
2.现场核验:
我校学区内市区户籍缓学儿童、市区集体户家庭儿童、户籍拆迁家庭儿童、市区户籍公租房居民家庭儿童,非杭户籍随迁子女适龄儿童以及未在网上进行报名的适龄儿童等其他儿童,请家长携带相关材料到学校现场进行信息核验。
(1)现场核验具体时间:
第一阶段招生:7月30日-31日(全天)
上午:8:30—11:00 下午:13:30—15:30;
第二阶段招生:8月7日(半天)
上午8:30-11:00(报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学生)。
(2)现场核验具体地址:
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三里亭路155号)艺术楼一楼智慧教室。
(3)现场核验所需材料:
1.适龄儿童只能在一所学校报名。
2.报名当天,仅限一名监护人前来,其他人员请勿擅自进入校园。
3.因疫情防控需要,入校核验的家长务必持有规定时间内的核酸阴性证明。
4.入校请佩戴口罩,配合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做好信息登记。
5.正式录取需经区教育局教育科审批通过,以录取通知书发放为准。
教学处:86415252 (冯老师 王老师)
文字/冯晓丽
编辑/余晓鸣
复核/杜琛晖
审核/李建飞
发布/新媒体新闻中心
文章已于2022-07-18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