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洛川学校(小学部)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小学部)
上海市普陀区沪太新村第一小学(总部)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小学部)
上海市普陀区平利路第一小学
上海市普陀区华阴小学
学校概况
上海市子长学校是1996年9月以陕北革命志士谢子长名字命名改制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坐落于普陀区甘泉新村,占地24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学校环境幽雅,设备先进,师资优良,管理规范,是本区的一所公办窗口学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九年贯通,学子有长”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九年一贯的办学优势,加强课程的横向整合和纵向衔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和发展兴学力,努力造就基本素质优良、富有探究精神,个性特长明显的学生。 办学几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一美育为抓手的德育,以科技为载体的学生创新意识既能力的培养,以研究性学习畏怯入口的课堂教学改革”三大办学优势,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 子长学校现已成为全国书法实验学校、全国美育实验学校、全国电影课题实验学校、上海科技特色学校、上海是健康促进学校、上海市绿化先进单位、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普陀区学生行为规范师范学校、普陀区青少年排球训练中心等特色基地和先进集体。
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符合上海义务教育条件的,2013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
二、对口地段:子长路77弄、甘泉路5弄、志丹路170弄(天成小区)、延长西路526弄、540弄、甘泉路241弄、甘泉一村、志丹路260弄(新泉大厦)、新村路248弄(双号)、350弄
一、招生对象
2014年 9月1日-2015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
二、招生地段
街道 | 居委 | 对口地址 |
甘泉街道 | 子长 | 子长路77弄 |
甘泉路5弄 | ||
章家巷 | 志丹路170弄(天成小区) | |
延长西路526弄、540弄 | ||
甘泉路241弄 | ||
甘泉一村 | 甘泉一村 | |
志丹路260弄(新泉大厦) | ||
新长 | 新村路248弄(双号)、350弄 |
上海市子长学校2022年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普陀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学以成人、人生出彩提供适合的教育。为认真做好2022年招生工作,特制定2022年上海市子长学校一年级招生工作方案。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的相关信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开设重点班、快慢班、特色班、实验班;不组织报名或变相报名,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测试、测评、面试、面谈或调查,不收任何学生的简历等材料,招生录取不与任何教育培训机构挂钩。
4、学校以“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优先”和“统筹安排”相结合为原则,免试就近招收学生。
5、学校根据当年招生的计划数和实际招生数,在学额有空余的情况下,安排符合入学条件、居住在我校招生范围内的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入学。如果学校地段内户籍儿童学额已满,则向教育行政部门上报。
6、根据市教委的相关规定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年级的班额控制在35人左右。
三、招生办法
1、2022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居住在我校招生地段内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当年度入学的,可向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推迟一年入学。
2、根据上海市2022年招生入学实施意见,我校于5月30 日~6月5日通过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开展网上“校园开放日”活动(上海市子长学校门户网zichangsch.pte.sh.cn,上海市子长学校公众号zichangxx),向社区学生及其家长展示学校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办学特色等,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
3、7月4日-7月10日为全市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日。今年将从上海“一网通办”集中调取有关电子证照信息,进行线上验证,对已登记的信息进行比对。验证通过的,将通过短信和“入学报名系统”告知家长;信息不一致的,由家长根据有关要求,及时提供相关证件信息用于比对。
4、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规〔2018〕 5号)等要求,2022年,居住在我校招生地段内的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我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需满足下列两种情形之一:
第一种情形: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一年内(2021年7月1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
第二种情形: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首次登记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5、我校对口地段每户5年内只享受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双胞胎除外)。
四、具体工作
1、通过派出所、街道医院对本校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进行摸底、汇总,报区基教科。
2、开展网上“校园开放日”活动,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校园环境、招生信息等内容
时间:5月30日—6月5日
3、接待周边适龄儿童家长入学咨询
4、组织好全市一年级新生报名验证工作
时间:7月4日-10日
5、八月15日开始向新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咨询电话:56618495
上海市子长学校
2022年5月30日
附:我校招生地段
学校:子长学校 | 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56618495 | |
街道 | 居委 | 对口地址 |
甘泉街道 | 子长 | 子长路77弄 |
甘泉路5弄 | ||
章家巷 | 志丹路170弄(天成小区) | |
延长西路526弄、540弄 | ||
甘泉路241弄 | ||
甘泉一村 | 甘泉一村、 | |
志丹路260弄(新泉大厦) | ||
新长 | 新村路248弄(双号)、350弄 |
上海市子长学校2023年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是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一直致力于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为每位学生学以成人、人生出彩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做好2023年招生工作,特制定2023年上海市子长学校一年级招生工作方案。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的相关信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开设重点班、快慢班、特色班、实验班;不组织报名或变相报名,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测试、测评、面试、面谈或调查,不收任何学生的简历等材料,招生录取不与任何教育培训机构挂钩。
4、学校以“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优先”和“统筹安排”相结合为原则,免试就近招收学生。
5、学校根据当年招生的计划数和实际招生数,在学额有空余的情况下,安排符合入学条件、居住在我校招生范围内的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入学。如果学校地段内户籍儿童学额已满,则向教育行政部门上报。
6、根据市教委的相关规定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年级的班额控制在35人左右。
三、招生办法
1、2023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居住在我校招生地段内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当年度入学的,可向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推迟一年入学。
2、根据上海市2023年招生入学实施意见,我校于4月15日~4月23日通过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开展网上“校园开放日”活动(上海市子长学校门户网zichangsch.pte.sh.cn,上海市子长学校公众号zichangxx),向社区学生及其家长展示学校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办学特色等,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
3、根据全市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安排(具体时间根据上海市教委发布为准),学校对已登记的信息进行对比。验证通过的,将通过短信和“入学报名系统”告知家长;信息不一致的,由家长根据有关要求,及时提供相关证件信息用于比对。
4、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规〔2018〕 5号)等要求,2023年,居住在我校招生地段内的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我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需满足下列两种情形之一:
第一种情形: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一年内(2022年7月1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
第二种情形: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首次登记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5、我校对口地段每户5年内只享受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双胞胎除外)。
四、成立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德荣、姚红
组员:王颖红、王伟娜、任依群、沈纯、江凯旋、杨莹莹、孟庆璇、宋倩雯
五、具体工作
1、通过派出所、街道医院对本校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进行摸底、汇总,报区教育局基教科。
2、开展网上“校园开放日”活动,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校园环境、招生信息等内容。
时间:4月15日—4月23日
咨询电话:56618495 接待时间:工作日8:30-16:30
3、到周边社区进行教育咨询、 招生政策宣传
组长:姚红
人员:教导主任、部分党员
活动内容: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深入社区为广大家长、居民提供教育政策咨询、家庭教育、学习方法、学科指导服务。宣传我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提升我校在周边地区的知名度。
4、与周边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与世界基金会、蘑菇亭等幼儿园共同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组长:姚红
组员:王颖红、任依群、杨莹莹、孟庆璇、小学部各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
5、接待周边适龄儿童家长入学咨询
6、组织好全市一年级新生报名验证工作
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上海市教委发布为准
7、根据上海市教委发布时间,开始向新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咨询电话:56618495
上海市子长学校
2023年3月27日
学校招生地段:
上海市子长学校2024年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普陀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学以成人、人生出彩提供适合的教育。为认真做好2024年招生工作,特制定2024年上海市子长学校一年级招生工作方案。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的相关信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开设重点班、快慢班、特色班、实验班;不组织报名或变相报名,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测试、测评、面试、面谈或调查,不收任何学生的简历等材料,招生录取不与任何教育培训机构挂钩。
4、学校以“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优先”和“统筹安排”相结合为原则,免试就近招收学生。
5、学校根据当年招生的计划数和实际招生数,在学额有空余的情况下,安排符合入学条件、居住在我校招生范围内的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入学。如果学校地段内户籍儿童学额已满,则向教育行政部门上报。
6、根据市教委的相关规定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及班额,安排适龄儿童入学。
三、招生办法
1、2024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居住在我校招生地段内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当年度入学的,可向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推迟一年入学。
2、根据上海市2024年招生入学实施意见,我校于4月13日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并通过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上海市子长学校门户网:zichangsch.pte.sh.cn,微信公众号:上海市子长学校公众号),向社区学生及其家长展示学校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办学特色等,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
3、全市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日(具体时间根据上海市教委发布为准)今年将从上海“一网通办”集中调取有关电子证照信息,进行线上验证,对已登记的信息进行比对。验证通过的,将通过短信和“入学报名系统”告知家长;信息不一致的,由家长根据有关要求,及时提供相关证件信息用于比对。
4、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规〔2018〕 5号)等要求,2024年,居住在我校招生地段内的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我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需满足下列两种情形之一:
第一种情形: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一年内(2023年7月1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
第二种情形: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首次登记日起至2024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5、我校对口地段每户5年内只享受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双胞胎除外)。
四、成立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姚红、张德荣
副组长:王伟娜、任依群
组员:殷瑾、周永红、诸卫新、孟庆璇
五、具体工作
1、通过派出所、街道医院对本校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进行摸底、汇总,报区基教科。
2、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校园环境、招生信息等内容
时间:4月13日
3、与周边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与世界基金会、蘑菇亭等幼儿园共同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组长:王伟娜
组员:任依群、孟庆璇、小学部各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
4、接待周边适龄儿童家长入学咨询
5、组织好全市一年级新生报名验证工作
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上海市教委发布为准
6、根据上海市教委发布时间,开始向新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咨询电话:56618495
本届学生升学方案,以毕业时上海市及本区教育主管部门公示的政策为准。
上海市子长学校
2024年4月10日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哪学(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2019-2021沪ICP备2021001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