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文章-Guidepost 家庭故事 | 我的成长节奏 ,我做主!

热门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最新资讯>正文

Guidepost 家庭故事 | 我的成长节奏 ,我做主!



    我的成长节奏

    我做主

    我们的故事

    展展  / 北京 · 呼家楼校区


    • 宝贝年龄:5岁1个月

    • 在读班级:儿童之家(幼儿园)





    五岁的展展是现在呼家楼校区儿童之家的一位小朋友。作为校区的一名“老学生”,展展现在每天来到教室都能有条不紊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帮助年纪较小的同学,精心照顾班级中的动植物。


    每天看到展展在班级中独立、专注工作的身影,老师们都不由地感到欣慰。那么是什么样的经历和环境让他具备了这些特质呢?


    我在蒙氏教室中成长


    两岁半时,展展还只是幼儿班的一员,也经历了第一次进入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展慢慢学习着如何拿起勺子自己吃饭,如何在没有家人陪伴的情况下入睡。


    幼儿班的生活,让展展在工作中发展着各方面的能力。到了三岁时,展展顺利地进入了儿童之家班级。


    在新的教室环境中,展展对感官区的工作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彩色圆柱体是他最喜欢的工作,他总是一遍遍地触摸感受着四种彩色圆柱体的颜色、长短、粗细的区别,将它们向上搭高,将它们平铺排列。


    四岁之前,展展就几乎尝试了感官区所有的工作,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很快老师观察到了四岁开始,展展越发喜欢与人沟通,每天都和小朋友们有着说不完的话。于是老师引导并像他介绍了语言工作。


    字母砂纸板

    通过有磨砂手感的字板,小朋友可以充分触摸感知,从感官上对字母发音有一个立体化的理解。


    同时,老师还会利用小物件模型,结合物品名称帮助儿童体会首字母、尾字母等发音规则。这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拼读训练的基础。



    移动字母盒

    在学习了字母发音之后,老师又带着展展开始尝试单词的拼写。


    移动字母盒教具中的字母可以用来拼写出任何的词句。从三个字母的单词开始,再到尝试拼写更长的单词,然后拼写句子,很适合孩子自由创作。



    我和数学的奇妙缘分


    其实从孩子一出生,就拥有数学心智。不过,这里的数学心智并不是指孩子一出生就会做算术题,而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的思维能力。比如当孩子因尝试够到某种东西而伸手试探,测量自己与物体间的距离,就是数学心智的一种体现。


    在蒙氏教育法中,很多内容的学习都会有对应的适合年龄阶段。比如,老师通常会在儿童三岁的时候开始引导和介绍数学工作。



     但是,这些对应的阶段并不像闹钟一样,到点就固定响起了。根据每个孩子个体发展的不同,对应阶段出现时间,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差异。


    在展展刚满四岁的时候,老师曾尝试邀请他体验数棒的工作,然而展展并没有被数学工作所吸引。在老师展示过之后,也没有主动去选择相关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练习。


    但老师没有强迫展展去进行数学工作,而是选择尊重他的进展和节奏,鼓励他进行感兴趣的感官区工作,为后续进行数学工作打好基础。


    比如二项式这项感官区工作,就对数学思维的建立有着良好的作用。


    二项式

    这套教具可以不是简单的积木,这里面蕴含着一个数学公式:

    a³+3a²b+3ab²+b³=(a+b)³

    乍一看你可能无法将复杂的完全立方公式与几个立方体联系在一起,其实很简单。


    八个小立方体的体积之和就是a³+3a²b+3ab²+b³,如果将他们按木板上所示的规律摆就可以得到一个大立方体,而大立方体的体积就等于边长,也就是a+b的立方。


    这样复杂的算式就这样用具象化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虽然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并不能也不必去真正理解这个算式其中的数学含义。但是当他们进入中学,真正开始学习二项式的时候,基于儿时亲手的操作和感受,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了。



    果然,到了展展将近五岁的时候,老师惊喜地发现,他主动选择了数字与筹码的工作,并邀请老师为他展示。


    此时他对数字有着非常浓烈的兴趣,因此接受能力也非常强,他用很快地速度便理解了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这之后,老师循序渐进地为他介绍了塞根板(十几板、几十板)、一百板的工作,展展都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理解和操作了起来。



    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展展就已经开始了个十百千的数量学习,可以高质量地独立完成鸟瞰排列的工作。


    这项工作需要孩子将1-9000的数字罗列出来,并一次次地拿取与数字相应的数量。完成这项工作,至少需要花费四十分钟的时间,非常考验儿童的耐心和专注。


    当展展第一次完成这项工作的时候,他的成就感和惊喜感溢于言表。像这样独立完成一件复杂的工作,对于增加儿童自信心是最好的方式。



    今年春天,全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们一起为展展庆祝了他的五岁生日。五岁的展展对数学工作也是越来越有兴趣。


    瞧,这不,展展正在沉浸在金色串珠的四位数进位加法工作中。



    进位加法

    这项工作需要儿童利用黄金串珠教具,将两个需要进位的数字相加。


    例如在做四位数加法时,如果四位数是2738,那么小朋友就需要取2个代表“千”的立方块, 7个代表“百”的串珠片, 3根代表“十”的串珠棒和8颗代表“一”的珠子。用这一组黄金串珠,共同组成2738这个数字。


    用同样的方法再组成另一组数字3647,接下来便是将两组数字加在一起,求出他们的总和了。



    加法

    其实在进位加法工作前,老师就已经引导展展先了解了加法的意义。


    加法,用最直观、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就是“放在一起”。


    通过教具,展展直观地理解到,只要将代表一定数量的教具放在一起,数出总共所代表的数量,就可以得到他们所代表数字的加法总和。



    进位

    但当是两个较大的数字,比如2738和3647相加,那么只理解加法的概念是不够的,还需要儿童掌握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进位。


    同样是使用黄金串珠教具,10颗代表“一”的珠子可以换1根代表“十”的串珠棒;10根代表“十”的串珠棒可以换1个代表“百”的串珠片,10个代表“千”的串珠片可以换1个代表“千”的立方块。


    通过教具,孩子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等量关系,也就能够理解“进位”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



    加乘减除

    不同于大家所熟悉的“加减乘除”概念,在蒙特梭利的数学工作中,学习运算的顺序是“加乘减除”,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乘法其实就是多次相加,是加法的进一步延伸;而除法则是多次相减,也就是减法的进一步延伸。以这样的顺序来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数学运算这种抽象的概念。



    就这样,看似接触数学较晚的展展,在探索欲望的驱使下,依照自己的节奏,顺利发展着他的数学心智。


    其实在我们的班级中,展展并不是个例。虽然儿童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但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节奏。用心观察,耐心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顺利成长。




    写给各位父母


    每个孩子的成长和个体区别,让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兴趣与性格。作为父母,怎样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帮助孩子们顺利发展呢?


    展展所在的儿童之家班级主教老师—— Ivy 老师,给家长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01

    给孩子更多的尝试机会

    如果儿童没有充足的动手和表达自己的机会,我们很难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


    02

    发现孩子的变化特点

    孩子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占据了他醒着时一半以上的时间,因此您也可以尝试和老师多多沟通。作为老师,我们非常愿意跟您分享孩子在学校的小细节,一起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


    03

    尊重孩子的节奏

    虽然儿童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如果孩子对某一件事表现出兴趣或早或晚,也请不要过于焦虑,耐心等待,顺应他们自己的节奏。





    以上内容来源于“Guidepost 璞子”公众号

    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查学校 用上哪学
    反馈意见
    反馈
    成功恭喜您,申请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