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文章-校外机构遭重拳,“反内卷”战争家长赢了?

热门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学位房攻略>正文

校外机构遭重拳,“反内卷”战争家长赢了?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是基础教育的痛点。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相关部委要求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总量。


    2018年,教育部联合9部门发布中小学生减负30条,要求一系列措施减少作业量,保证学生睡眠。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明确要求各地方学校要控制学生作业量和作业时间,减少日常考试次数。


    202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长吕玉刚也强调学生减负问题,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针对校外培训的治理,同样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和举措。


    图片

    一、教育培训机构重点整治,势在必行!


    进入2021年,国家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政策趋严从紧。各地对教育培训机构规划管理政策也在陆续出台。


    5月2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会议强调,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谋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


    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动作。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接着5月23日,网上有教育机构相关人员称,北京海淀区培训机构将面临假期不得上课,学科类和素质类教育培训机构不得上市,教育培训机构不得做任何广告方面的“约束”。


    虽然后来北京海淀区教委出来辟谣了,但是依然不影响相关教育机构股价的下跌。


    这预示着,针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重点整治,是势在必行了!


    那么问题来了,对校内课业量及安排的减负,以及对外培训机构的从严治理,真的可以抵消中国家长们,对于教育内卷竞争的焦虑程度吗?


    图片

    二、整治培训教育机构,能解决什么问题?


    众所周知,家长们心理一方面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另一方面又非常担心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点上。


    如果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在不断壮大、更广范围覆盖市场区域的时候,它们的宣导持续强化暗示,不参加校外培训,就输在起跑线的共识下,这会大大刺激、戳中家长内心的焦虑点。


    例如,你想想看啊,别人家的孩子都学了那么多了,而且进步还这么大,咱们孩子如果也不跟着学。就学校教学这种大锅饭,还不被这些外面开小灶“学成归来”的孩子碾压啊,我家孩子也得报名学习。


    最后,有财力的家长能做持续的投入,没财力的家长就只能干瞪眼了被迫退出。


    如果能遇上负责任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又或者老师,这钱投进去了,孩子能变得更好那倒得偿所愿。


    但是碰上运气不好的情况下,钱砸进去了,孩子课外负担压力本来就没有减轻的情况下,同时又影响校内学习的进度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如果资本市场继续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继续无限强化做大,势必内卷更多的学生家长参与进来,激化教育均衡矛盾所带来的民生问题。


    因此国家整治培训教育机构,一来是为了减轻课外辅导这个“外挂”自我强化,所带来的考生内卷程度提升的副作用;二来,让学生之间的竞争公平性,尽可能回归到校内为主的格局当中。


    上个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提到,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


    最近有报道称,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不断加大培训机构整治力度,处罚多个违规机构。


    上海从严培训机构管理,加强督促检查。线下培训机构在开业前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线上的必须进行备案。


    每次收费对应的培训不得超过3个月,上课老师要有教师资格证,不允许在职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


    培训的内容不能超前超标,时间安排上,线下的不能晚于20时30分,线上的不能晚于21时,不得组织开展文化学科类的竞赛等。


    因此,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对校内课业量及安排的减负,配合对外培训机构的从严治理,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能健康成长,不做刷分机器,让教育回归本质。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的内卷程度。


    尽管如此,我认为家长的内卷心态,可以被缓解但不会消失,甚至是时刻保持随时都会高涨的状态,尤其是在一线大城市的家长们。


    图片

    三、内卷可以缓解,但不会消失!


    理由很简单,越是发达的城市,例如一二线的城市,在充分的市场激烈竞争下,在高效运作发展的城市载体下,每一个家庭都不可避免要面临市场竞争的洗礼和筛选。


    而教育领域怎能独善其身?


    所以你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压力,可以采取措施进行疏解。


    但是一旦面临高考这一道“最为公平”的筛选门槛,最后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回到看分数定未来的局面。教育内卷,一直伫立在每一个家长的面前。


    以深圳为例,看看这几年四大或十一大高中的升学率,能考进这些高中,意味着一只脚甚至是两只脚,就已经提前踏入到国内重点本科院校的大门内了。


    反过来,如果上不了这些高中呢?那么就意味着大概率能考得上一本院校,不确定性就比较大了。


    另外,近几年深圳中考人数大大高于普通高中招生的人数,将近有一半的考生考不上深圳的公办普通高中。


    考不上普通高中,意味着能考上本科院校的概率,又要大大缩小了。


    因此,能让小孩进入到名校或者优质初中的队列里,为的是最终能更大概率考入进深圳优秀的高中。


    让小孩能进入到非名校的高中,为的是未来能更大概率考上一个本科院校。


    因此为了能考上普通高中,给小孩在学业上插上“外挂”的翅膀,除了家长自己的努力之外,校外的培训资源又是可以拿来赋能的利器。


    这么一看,大家是不是又觉得回到内卷的状态上来了?


    其实为什么每每提到大城市的年轻人,比起老家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的年轻人,他们更愿意单着,或者结了婚少生或不生。


    除了城市节奏快、搞钱优先等原因外,想必教育资源内卷下的沉默成本,也是如今少子化或无子化形成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对于自己的后代,谁不希望他们,能获得好的教育资源,同时对于家庭教育开支维持在相对合理的一个水平,而不是让人觉得无止境地付出,才能换来一个小确定性良好的结果。


    当需要用巨额资金堆砌起来,才能尽力杠杆出优质教育的资源,而且最终的产出还有可能是一个平庸的结局之时。


    年轻人或年轻家庭,选择不婚或少子,就是一种平躺接受教育内卷现实残酷的无奈选择。


    图片

    四、扩大高中数量,义务教育学位74.5万


    好在未来深圳在高中供应计划上,“十四五”期间,预计对高中教育的投入将超过500亿元,增加学位超过10万个。


    2021年深圳市计划投入使用9所高中;2022年计划投入使用18所高中,其中9所已开工建设,其他的项目也在加快方案设计、规划调整和土地整备,预期均可按时建成开学。


    2023-2025年计划投入使用的25所高中已正在按计划推进相关工作。


    为了保障新建高中“建一所优一所”,深圳市提高了高中学校建设标准,每平方米造价将不低于8000元。


    另外,今年深圳参与到指标分配到校的高中,新增至57所,预计明天数量还会扩编。


    这些高中,会把50%的招生指标,按照比例下放到全市各个初中里。让更多的考生能低于普通中考分数线,不低于20分的下限,进入到心仪的高中。


    义务教育阶段,预计新增小学和初中学位74.5万个。各个行政区域内,集团化办学正在如火如荼收编扩张当中。


    预计到2025年,全市各区集团化办学,包含名校孵化集团化办学的学校比例,占到50%及以上。


    尽可能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大,缓解市民对于家门口上不了学、上不了好学的焦虑。减少择校的压力。


    因此,无论是在高中阶段,还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均衡化是一个大趋势。


    如果未来学位数量供应真的能上来了,有更多优质的学位,也有利于弱化校外培训机构的内卷压力,缓解教育过度内卷的局面。


    整治、引导校外培训机构与校内资源互补,是治标!


    扩大有效学位供应,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才是治本!


    信息来源:深圳学位攻略,本文已获得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上哪学团队(微信公众号ID: shangnaxue)原创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查学校 用上哪学
    反馈意见
    反馈
    成功恭喜您,申请提交成功!